凡利水之剂,必先上升而后下降,故用猪苓汤主之,以滋阴利水而升津液。关元在脐下三寸,小肠之募,三阴任脉之会,宜灸之。
伤寒身热发黄者,栀子柏皮汤主之。此则潮热有时,是恶寒将自罢,将发潮热时之脉也。
仍用柴胡加减,非其治矣。下利后,脉绝、手足厥冷,时脉还、手足温者生,脉不还者死。
若续热三日而脉数,可知热之不止,是阳气有余,必有痈脓之患。又病在胸腹,而未入胃府,则不当下。
其人心烦,是结胸伤寒五六日,中风,往来寒热,胸胁苦满,默默不欲饮食,心烦喜呕,或胸中烦而不呕,或渴,或腹中痛,或胁下痞硬,或心下悸小便不利,或不渴身有微热,或咳者,小柴胡汤主之。理中非不善,但迟一着耳。
食谷则哕,饮水则呕。若以腹满为胃实而下之,津液既竭,腹更满而小便难,必大便反易矣。